2022年12月31日晚上,“阳康”一周的广州市民李明(化名)打算到地标广州塔打卡。晚上8点多,当他从番禺的家中开车出门时才发现,人实在太多了,“光掉头就等了快半个小时”。而在已经过了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其他城市,很多“阳康”也出来“凑热闹”,成都SKP商场、长沙五一广场等城市地标区人头攒动。
他们中,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刚感染过新冠病毒、有抗体,再加上已经接种三针疫苗,短期内重复感染的风险很低。若放在同一毒株下,这种想法基本正确。但最近,被网友称为“鹰头狮”的奥密克戎新亚型XBB.1.5正在全球卷起新一轮感染风暴。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于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当周美国40.5%的新冠感染病例由XBB.1.5毒株引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传播力方面,XBB展现出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全球目前获批的抗体药物都在XBB.1.5面前败下阵来,疫苗接种、自然感染建立的免疫屏障迎来了一个狡猾的对手。事实上,2022年12月,BQ.1、XBB毒株已在我国检出。据专家分析,国内感染BF.7和BA.5.2,甚至BQ.1.1毒株的“阳康”患者,也不能避免XBB的再次感染。如何避免、应对新冠病毒多次感染的风险,将要成为国内防疫看得见的挑战。
代号“鹰头狮”凭近100%增速成欧美头号毒株
在欧美国家,XBB、BQ.1.1分别被冠以“鹰头狮”和“地狱犬”的代号。这是目前全球流行度最高的两个突变株家族,从命名就可见其实力凶悍。
从进化起源看,BQ.1.1的父系毒株BQ.1在2022年6-7月份出现在尼日利亚,9月份开始在欧美国家流行,在英国感染数量四天内翻了一番。数据显示,BQ.1毒株成倍扩增的时间只需要一周,“地狱犬”BQ.1.1的传染速度比其父系BQ.1更快。
但它们都败给了代号为“鹰头狮”的XBB.作为BA.2.10.1和BA.2.75亚系的重组体,XBB最先起源于印度,最近在攻陷新加坡、泰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后,又在澳洲爆发。现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确诊病例中,50%以上感染的是XBB,其子系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根据美国疾控中心9月~12月公布的数据,与此前占据主要位置的BQ.1.1相比,XBB.1.5的相对增长速度要快将近100%。
图片来源:梅斯医学
outbreak.info网站援引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称,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
2022年12月20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我国,虽然BQ.1、XBB尚未在我国形成优势传播,但专家预测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可能会和BA.5.2、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形成一个共循环。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北京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曹云龙公开表示,“XBB.1.5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他认为,它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直接在他的公众号上提醒,因为XBB、BQ.1.1这两种毒株已在多地检出,可能会带来第二波的感染高峰。
但从破坏力来看,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重症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增加。最新研究显示,XBB.1.5的致病力并未明显增强,与BA.2.75类似或更低。梅斯医学提到,从新加坡等地来看,XBB.1和XBB.1.5毒性比较弱。
刚“阳”过也会二次感染XBB具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如果“最狡猾”的XBB、BQ.1成为优势毒株,我们会再次感染吗?现有疫苗和我们体内的抗体能抵挡得住这波冲击吗?
答案或许并不乐观。首先,“感染后半年内通常不会再次感染”的说法基本适用于同一毒株。
“目前,还没有在国内遇到反复感染的情况,在国外有反复感染的情况。”2022年12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司向在新冠病毒防治专家访谈会上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主要是BA.5.2和BF.7,都是BA.5的分支,感染后获得的抗体可在体内持续三个月到六个月,对同一毒株或类似毒株也有较好的抵御作用。司向表示,现在,国内出现了BQ.1.1和XBB等具有更强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异株,导致防护窗口期缩短,重复感染的风险有所提高。
什么是免疫逃逸能力?人体特异性免疫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构成,这种抵抗感染的能力并非个体出生时就具备,而是需要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才能获得。当病毒再次入侵时,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可以快速将病毒清除。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通过与病毒颗粒结合,阻止病毒感染细胞,从而达到“中和”的目的。防感染的效果与有效抗体的中和滴度相关,病毒要在群体免疫的环境中流行,就会产生突变来逃逸中和抗体。
据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分享,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新冠病毒逃逸新冠疫苗和自然感染诱导的中和性抗体。与BA.2相比,BQ.1.1有6个RBD突变,比BQ.1多一个关键突变;XBB的RBD突变则高达7个。
XBB的免疫逃逸能力究竟有多强?多位科学家都提到,XBB更能绕过人们从疫苗中建立的抗体,以及去年12月以来感染的不同类型奥密克戎病毒。曹云龙也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个很讨厌的事实是,现有的所有疫苗,无论是mRNA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对感染的预防作用都较弱,压制病毒传播的作用都不理想。
以疫苗接种获得的抗体效力看,曹云龙表示,近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BQ.1.1.10、CH.1.1、XBB等对于三针灭活疫苗接种者的血浆显示出严重的逃逸能力,导致几乎测不到中和滴度(抗体浓度);即使是接种三针疫苗后又感染BA.1、BA.2、BA.5乃至BF.7的康复者,其血浆对于最新的XBB等突变株的中和滴度也下降到了接近检测下限。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根据梅斯医学,从曹云龙提供的研究数据来看,即使完成三针灭活疫苗,再感染BF.7,所产生的抗体对BN.1有中度抵御作用,对XBB.*的抵御作用很弱,部分人可能再感染;对BQ.1.*均有较高的抵御作用,可能会压制后续BQ.1.1的流行。但是对后续的进一步亚变体,包括CH.1.1.1和BQ.1.1.10均只有弱的抵御作用。
也就是说,我国感染过BA.5.2和BF.7毒株的人在BQ.1和XBB两个新变异毒株流行时,可能会重复感染。
对国内接下来的感染潮,梅斯医学预测,BQ.1.1和XBB.1来袭后会在国内迅速传播,并且会在未来2-3个月内逐渐趋于流行。此时,除去少数感染后产生超级免疫力,以及直接被BQ.1.1和XBB.1感染的部分人外,大多数人体内仍然没有抵抗能力,还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只有第二波感染完毕以后,奥密克戎带来的冲击才会基本停止。
原标题:【代号“鹰头狮” 美国头号毒株XBB.1.5会让“阳”过的人再感染吗?专家解读】 内容摘要:2022年12月31日晚上,“阳康”一周的广州市民李明(化名)打算到地标广州塔打卡。晚上8点多,当他从番禺的家中开车出门时才发现,人实在太多了,“光掉头就等了快半个小时”。而在已经过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193075.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